過年聚會,聽到不少小伙伴抱怨:
A : 自我買了房子之后收入一半以上貢獻給銀行,感覺季幾越來越窮!
B:過完年攢了一筆錢買房,復利姐我的房貸給多少最合適呢 ?
朋友相聚,“房子”永遠是個扯不開的話題啊……
俗話說,“買房窮十年,租房毀一生o(╥﹏╥)o” ,今天好好聊聊“房貸的財務標準”這個事兒。
1、 房貸占比家庭收入多少才是合理的?
到底房貸占我們收入的多少比較合適呢?
(1)25%以內。
房貸占家庭收入25%以內是一個舒適區。特別對在二三線城市在房價還沒漲上去就入手的家庭來說,還貸很舒服。這個時候可以多考慮用多余收入做點其他理財。
(2)30%到45%
對未婚或者結婚沒小孩,人群比較年輕,未來收入的升值空間或者增長空間比較大的朋友們,控制在30%~45%對生活也沒太多壓力影響。
(3)50%
銀行的監管紅線也是鎖在50%,大家在貸款的時候銀行都會讓我們填收入,其實就是看咱們的還款能力,很多朋友把收入填的很高。
但事實上,很多人的房貸占收入比例是要高于50%的,生活會稍微有點吃力。如果生了小孩和二胎這種壓迫感就更加明顯。
(4)60%-80%
復利姐覺得,你覺得負債太重,恰恰可能是你購房的時候,虛報了工資收入,房貸占比超過收入的50%以上,就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質量。
再加上現在許多人在短期貸款、消費貸、裝修貸的基礎上加杠桿買房,事實上不止是還房貸,還要還掉許多貸款,甚至信用卡,負債之重,可想而知!
房貸占收入比例超過60%就比較脆弱,騷年們,只能努力提高你的被動收入了~
2、 房貸真的毀了你最好的30年嗎?
有人可能會覺得,買了房就等于給銀行打工了 。
其實不然呢。
要是不買房,節省下來的錢是不是能將生活質量提升一個檔次?
要是不買房,節省下來的錢春節可以多一份孝敬父母的心意;
要是不買房, 就不用還30年上百萬的利息;
要是不買房……
貸款買房并不代表你窮,而恰恰說明你有理財的頭腦。舉個栗子,復利姐的一個盆友現在月供過萬,但月收入不到2萬。
按照等額本息的還款方法,30年的房貸計算,每個月都是還款1萬,那么30年后的1萬塊跟現在的1萬塊能相提并論嗎?
很多朋友說自己現在收入的60%、70%都得還房貸,房子太貴了。
按照現行通貨膨脹速度計算,1年、3年、10年、30年之后,你的工資還會是2萬塊嗎?(如果是請自行檢討自己~ )
這么看來,“買房先窮十年”的觀點還是靠譜的,但是,先苦后甜啊。
你認為有什么東西,多年后賣掉價格一定會比買入的價錢高? 按近十年的情況來看,一個是人口持續流入城市的房產,一個就是黃金啦。
很多童靴覺得負債買房還款30年覺得壓力山大,NO!實際賺翻了!
新的一年祝大家投資順利,都能淘到稱心如意的房子哦!